广告赞助商: 睿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电气火灾探测器、智能数显电测表、多功能电力监测仪、可编程智能仪表。。。
注册会员 | 市场助手 | 广告交换
 
销售中心 热卖产品 公司大全 产品库 信息中心 联系我们 供求信息
高级搜索 所有分类 推荐产品 [ 订购热线:0577-62767812 咨询:Em39_com@yahoo.com.cn ]
 
 行业资讯 【 字体: 】【进入打印页】【关闭
中国风机出口受阻 贸易保护与技术薄弱成拦路虎

媒体合作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
专业供应高低压电气产品
www.em39.com
中国电机维修网
---电机维修技术中心
www.djwxw.com
上海来宏电气有限公司
电话:13588910177
电话:0577-62737106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远东路828号2幢
专业生产LQA、LHQA、LHQB不锈钢扎带工具,并对外提供OEM加工。
温州拓展培训网
温州拓展培训网
www.wztzh.com
淘宝网综合频道

淘宝网综合频道


欢迎合作
邮箱:laihongcn@163.com
我们的资料: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
专业供应高低压电气产品
http://www.em39.com

 
发布日期:[2010-7-13]    共阅[2378]次 中国电气市场采购网[EM39.com] {鼠标双击自动滚屏}
      中国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已经从低端的传统制造业、原材料等产品转向高端产品。处于风口浪尖的,包括炙手可热的风机。

  7月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刊文称,外商指中国的某些规章制度偏向中国企业而压制其外国竞争对手,围绕欧洲风机的市场准入权争端就是个例子。

  “我还没有看到具体的报道,但是我认为这样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周凤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此文的背景是当前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针对风机的指责,并不是让欧盟“动怒”的真正原因。“让他们满腹牢骚的,应该是中国的风机出口到国外,这被认为抢占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实际上,中国的风机制造商“走出去”发展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随着国内风电企业梯队向国际市场进军,欧美企业敏锐的察觉到“狼”要来了。

  而对于众多中国企业来说,国外市场的吸引力固然巨大,但仍是一个需要“跳起来摘的桃子”。

  关键在风机价格

  “他们提到的新规,可能是说工信部之前公布的风机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周凤起分析。

  此前,工信部公布了《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下称《准入标准》),其中提到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单机容量2.5兆瓦及以上、年产量100万千瓦以上所需要的生产条件和全部生产配套设施。

  “对小的厂家肯定是有排斥的意思,但是在我国有业务的外企生产能力都不小啊。”周凤起告诉记者。

  记者查询了多家国外风机制造厂商的生产能力后得知,Vestas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了3兆瓦的风机、GE的风机容量在1.5-3.6兆瓦、西门子早在去年也发布了3.6兆瓦的风机。西班牙Gamesa在中国生产的风机最大是2兆瓦,但其显然也具备生产2.5兆瓦风机的能力。

  而对于外企关于5年多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获得特许或中标的控诉,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向记者表示,外企没有中标,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风机报价太高,“招投标是市场行为,并不存在政府对外国投资和贸易设置壁垒的问题。”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明阳)副首席整机技术工程师张学证实,“市场上同等千瓦的风机,中国企业的报价在4000-5000元,国外的报价这些年虽然一直有所下降,但也还在6000-7000元。”

  有消息称,诸如华锐、金风及东汽等中国风机生产企业,因国家对风能的支出而得到支持,它们的快速增长,已从全球领先的Vestas和通用电气等公司那里抢占了市场份额。

  这样的说法在丹麦研究机构BTM Consult Aps去年发布的报告中得到印证,该报告称,通用电气在全球风机市场中占有第二大的份额,但其比重已从一年前的18.5%下降至12.4%。

  风机出海

  实际上,2009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虽然超过了美国,但是相对于中国风机市场竞争的“惨烈”之势,美国市场在装备制造方面基本是被GE所垄断。正因如此,许多中国企业也盯上了美国市场这块“大肥肉”。

  去年11月,沈阳能源集团、美国可再生能源集团与美国希艾罗风能集团,在美国华盛顿国家新闻中心举行成立合资企业及风机采购协议签字仪式,三方共同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建立600兆瓦的风场,签约额为15亿美元,中方向美方提供240部2.5兆瓦容量的风力发电机组。

  据称,这个项目的成功签署在当时引起了美国各界的轰动,因为它是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的最大项目,也是中国风机机组出口的最大订单。

  然而,区区半年之后,这样的项目面已被淹没在中国“风机出海”的强大阵容中。

  在5月底举行的美国达拉斯风电展会上,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高调宣布美国金风开业的消息。虽然金风原定于6月22日登陆H股一事未能如愿,但武钢日前向本报记者表示,其国际化战略依旧,“未来3-5年,我们的海外业务要占整体业务的1/3。”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华锐也宣布要与美国超导公司进一步扩大战略合作关系,开发面向陆上和海上风电市场的大型兆瓦级风机,并计划在2012年推向全球市场。

  风电机组累计装机我国第四、且较早实现自主知识产权风机出口和技术出口的明阳,则不满足于此前的产品仅出口美国。“澳洲、东南亚甚至非洲都可以,只要有资源、能进展,就是我们的目标市场。”张学表示。

  无一例外,联合动力与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公司(下称北重)的相关负责人,也都向记者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确有向国际市场进军的计划。

  “为了让产品满足各国电网的不同需求,我们目前正做些适应性的研究。”秦明透露,国电旗下的联合动力已经在海外成立了研发机构,也有一些工厂的规划,但是具体推进还处于保密阶段。

  尽管Vestas和GE目前仍然把持着全球风电设备供应商的头两把交椅,但上述这些消息,都在昭示:风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正在迎头赶上。

  “这实际上是未来风机走向全球、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中投顾问首席能源分析师姜谦向记者表示。他分析,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大力提倡新能源的发展,因此国外有更广阔的市场。

  “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也是一个原因。”姜谦介绍,2009年底,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就曾表示,未来我国要培育3-5家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

  此外,姜谦认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向国际扩展的最大动因,还是国内的价格竞争。“相对于国内市场利润比较薄的现状,国外市场上风机的价格更加合理。”张学向记者证实了这样的说法。

  跳起来摘桃子

  虽然国内众企业跻身于跨国企业之列的心情热切,但现阶段要攻下国际市场也不是容易之事。

  “目前国内风电企业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比较便宜,但是这样的优势正在被弱化。”姜谦表示,普遍认为的国外企业单位千瓦报价比国内企业高20%-30%已经是一两年前的数据,“最近我们跟外企接触得知,国内市场上1.5兆瓦的主流风机,外企的报价在780万元左右,而国内的报价也要700万元左右。”

  而GE、Vestas等外企近期也有价格下调的表现,所以未来竞争会越发激烈。

  国内企业的优势在被弱化,但在克服自身弱点上却不见明显进展。

  不同于其他产品,风电设备需要2-3年的安全运行记录作为市场的培育期,考虑到我国厂商在国际上最受诟病的就是机组的质量问题,所以即使“走出去”了,也不一定能在短期内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业内人士也担心我国企业在技术上的薄弱,成为“拦路虎”。

  “不少企业依靠购买国外的图纸、关键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只要有钱就可以做,根本谈不上研发或者是完整的技术体系。”姜谦介绍,

  实际上,为促使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准入标准》要求,其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少于5%。

  但姜谦表示,中国的企业可能根本没有这部分投入,或者比例极小。但是国外企业的研发投入非常大,有时候会达到8%-10%。

  “国内企业用的都是国外的技术。”上述来自国外风机制造企业的人士透露,“相比于见效较慢的自主创新,国内企业都更青睐技术合作。”

  “技术上的合作,一般是叫联合设计。”秦明告诉记者,这样虽然不是完全的自主产权,但是比单纯买图纸和许可证的厂家,还是大大的前进了一步。

  可这样的技术合作也给一些企业的国际化路途设置了障碍,“因为是技术合作,向国外发展的时候就涉及授权的问题。”北重营销经理孙洪刚表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所载文章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信息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上海企业借力信用保险走出去
本 篇:中国风机出口受阻 贸易保护与技术薄弱成拦路虎─电气采购网(电器采购网)行业新闻中心
下一篇: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启动
 
【 字体: 】【进入打印页】【顶部】【关闭
   →热门新闻↑
电能紧缺渴望建核电站 四川潜能:核
哈电机:逐浪三峡 完胜右岸
过剩行业直接融资缺口有多大?
智能照明模块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我国发电设备材料必须立足国内
国内风能太阳能需求不足 90%以上
发改委酝酿价格改革结合环保 能源可
工业机器人未来市场存忧 产业三大痛
选择所属类目:
 最新供应信息>>更多  最新求购信息>>更多
【卖】
【卖】
【卖】
【卖】
【卖】
【买】
【买】
【买】
【买】
【买】
关于我们 | 信息发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合作信箱 | 企业招聘 | 违法信息举报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电气市场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电话:18968909931 传真:0577-62711032 邮箱:em39.com@gmail.com
相关营业执照浙ICP备05082769号
最佳分辨率:1280×800 Internet Explorer 6.0以上